选择热点
- 荷兰莱顿大学
-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
- 巴西圣保罗大学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Brazil
- 台湾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in Taiwan
- 科技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 上海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 泗水大学(Ubaya)
- 印尼大学 universitas indonesia
- 越南某大学 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
- 菲律宾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百喻经之三四: 送美水喻
发布时间:2025-01-06
来源:大学网站
§34 送美水喻 (34) TO SEND PURE SPRING WATER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
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
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village, which was located five Yojanas away from the city and supplied pure spring water.
The king ordered the water to be sent to him in the palace every day by the villagers.
Becoming utterly weary of the irksome task, they all wanted to move away to some remote place.
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
” To them, the village chief said,"Don't go away.
I'll talk with the king for you to alter the distance between here and the palace from five Yojanas into three Yojanas.
It would be closer for coming and going without much weariness.
" 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
众人闻已,便大欢喜。
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
”虽闻此语,信王语故,终不肯去。
The chief hastened to report to the king who changed the mileage.
People were delighted at knowing this.
Some of them said tha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whatsoever.
Most still stayed on, because of their newly reassured confidence in the king.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
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倦,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
So are the people in various walks of life.
Those wh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right religion for crossing the Five Paths toward the Nirvana City, intend to abandon their faith when they are weary and exhausted.
Traveling by the transmigration boat, they are unable to make their way toward the shore.
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
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
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
以信佛语,终不肯舍。
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However, Buddha, the king of the Law, has many expedient means from the One Vehicle to the Three Vehicles.
Those who follow the Hinayana sect are glad to hear those words and find it easier to practice.
Therefore, they spare no effort to do good deeds and improve themselves spiritually so as to make their way of transmigration toward the other shores.
Afterwards, they realize that there is no Three Vehicles but ones.
Because of the confidence in Buddha's words, they do not want to abandon their faith by then.
This is just like the story of the villagers ending pure spring water.
注释: ①由旬:印度古代计程单位,是梵文yojana的音译,此词的原初含义是套一次牛所行的路程,只是一个大致的界定而已,约三十里左右。
白话: 从前有个村落,距王城五由旬路程。
村中有好美水。
国王命令村里人日日给他送美水去。
村里人疲苦不堪,全都想移居到别处去,远离这个村落。
这时村长对众人说:「请大家不要离开,我会替你们去跟国王讲,把五由旬的路程改称三由旬,使距离短些,你们往来就不疲苦了。
」村长即去对国王讲了。
国王同意改为三由旬。
众人听了,就很是欢喜。
有人说道:「这依旧是原先的五由旬,一点也没有变。
」村民们虽是听了这话,然而相信国王的言语的缘故,终究不肯搬走。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修行著大乘正法,度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五道,向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涅槃城走去,却产生了厌倦的心情,就想避开这条漫长的路途,祈望顿时凌越出生死的轮回,不想再进一步地修行正法了。
如来法王就用权便的方法,把纯粹一乘的正法分开来说成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具有小乘根性的人听了,很是欢喜,以为容易实行,便继续修行善德,以求渡过生死苦海。
后来又听人说没有三乘,原本就是同一条道路,就是菩萨乘这一乘。
因为信奉佛说法的缘故,终究不肯舍去成见的执著。
像那些村民一样,信奉国王的言语。
这故事比喻∶世人修行正法,以求渡脱生死轮转的苦,但因长期修学,感到劳倦,往往中途要想退心,不欲再求进步了,幸亏如来法有大方便门,把一乘的佛法方便说成三乘,使得小根小智的人们听了,以为很容易修成,就会鼓起勇气来修善进德,以求了脱生死,等到他们证到自己解脱的小乘果位以后,佛再告诉他们,佛法原来只有一乘,所谓『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到了这时,他们因笃信佛语,就能回小向大,信受不疑,安然进修大乘菩萨道了。
源流: 庄子·齐物论 :狙公赋(分配)茅,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列子·黄帝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耳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物之以能鄙相笼,皆犹此也。
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以智笼众狙也。
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
妙法莲华经 卷六譬喻品>:国邑聚落,有大长者,财富无量,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周匝俱时欻(chuā)然火起,焚烧舍宅。
长者诸子,若十 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著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
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陋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著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
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
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
」父虽怜悯,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著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
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
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
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
」 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
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
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
」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
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
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何以故?
如来有无量智慧力 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
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 大正藏 第九册第十二至十三页) 解说: 方便是相对于真实而言的,根本的旨归是真实,而借助于善巧、善权,以便进入到那真实之门去,就是方便了。
从根本上来说,方便其实并不存在,只是随顺事物权且显现而已。
供您思考: 圣法法师在 百喻故事广释 中说: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你们是很乖,很聪明,又听话的好小孩,我很喜欢你们!
’小孩子听到很高兴,就亲近了这位老人,老人即进一步说:‘这里庭院很脏,树叶很多,你们帮忙扫一扫好吗?
’小孩子就很乐意地替他扫得干干净净的,才回家去。
这虽然是骗小孩的一种方便。
可是为什么要骗小孩呢?
各人的存心就不一样了。
有的为了大众利益,有的为自己的自私自利,有的更是存心欺骗另有企图,有的是教人行善的方便等等,这中间就有善恶、忠奸、正邪的分别了。
佛经也有这样的譬喻故事。
从前有一个村落,距国王的皇宫大约有八十里。
这个村落有一口井的泉水,很甘美,国王就命令这一村的村民,每天要供应这泉水到王宫。
最初村民组织了接力的方法,勉强送水。
可是日久村民就觉得路程太远,而厌倦起来,大家都想逃走离开这村,免得天天为国王送水,花去了半天的工作,又得不到工资。
村长得到这消息心里想,若是村民跑了,怎样向国王交代?
于是召开了村民大会,开会的时候说:‘诸位同胞,今天召集各位来这里,就是要讨论如何改善送水的问题,诸位每日送水给国王都很辛苦,路程又遥远。
可是我们也不能没有忠君爱国的心,所以我想只好缩短路程,才是最好的办法。
’村长说了以后,大家鼓掌赞成,会场都一致发出欢呼的声音。
‘诸位,请安静,诸位谁知道我们村庄到皇宫,多少路程?
’‘八十里’‘我恳请国王从八十里改为五十里,好吗?
’‘很好,很好!
’村民非常欢喜,齐声应好。
于是村长请求国王将八十里的路程改为五十里。
’当国王批准缩短路程时,村民都欢喜若狂,今后免走那么远的路程了,虽然有些聪明的人说,路程并没有缩短呀,不是和以前一样吗?
可是村民并不相信聪明人的话。
各位大众,佛法说行菩萨道,须三祇修六度,百劫修相好,一般人听起来佛道那么遥远,就不敢向前精进了。
佛方便开三乘或五乘而说法。
就是说,应众生的根机,说种种法。
可以渐渐进入大乘佛道。
若是上根利智的人即说一乘佛法——顿悟成佛或即身成佛的佛法。
众生大多贪眼前的幸福,而忘了永远的将来。
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即如对牛弹琴,启发不出他的菩提心。
必须说,拜佛念佛如何的灵验和感应才肯学佛。
尤其是科技发达的今天!
人人贪享受,若说佛法需如何如何地苦修,才能成就佛道,他们都会退避三舍。
现在又逢末法时代,外道说法如牛毛,‘一点即得道’成了一般人的向往,也有千千万万的人去点道,你说,你对呢?
他们对?
’——说法要方便,用现代的名词来解说佛法,或用科学证明佛法,或用巧妙的言词说明佛法。
是说明技巧。
若是用欺骗方法说佛法,佛法变成了邪法。
说法可不是好玩的东西,引人入正道,或入邪道的关键就是在这里。
【百喻经之三四: 送美水喻查看网站:[db:时间]】
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
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village, which was located five Yojanas away from the city and supplied pure spring water.
The king ordered the water to be sent to him in the palace every day by the villagers.
Becoming utterly weary of the irksome task, they all wanted to move away to some remote place.
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
” To them, the village chief said,"Don't go away.
I'll talk with the king for you to alter the distance between here and the palace from five Yojanas into three Yojanas.
It would be closer for coming and going without much weariness.
" 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
众人闻已,便大欢喜。
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
”虽闻此语,信王语故,终不肯去。
The chief hastened to report to the king who changed the mileage.
People were delighted at knowing this.
Some of them said tha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whatsoever.
Most still stayed on, because of their newly reassured confidence in the king.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
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倦,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
So are the people in various walks of life.
Those wh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right religion for crossing the Five Paths toward the Nirvana City, intend to abandon their faith when they are weary and exhausted.
Traveling by the transmigration boat, they are unable to make their way toward the shore.
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
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
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
以信佛语,终不肯舍。
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However, Buddha, the king of the Law, has many expedient means from the One Vehicle to the Three Vehicles.
Those who follow the Hinayana sect are glad to hear those words and find it easier to practice.
Therefore, they spare no effort to do good deeds and improve themselves spiritually so as to make their way of transmigration toward the other shores.
Afterwards, they realize that there is no Three Vehicles but ones.
Because of the confidence in Buddha's words, they do not want to abandon their faith by then.
This is just like the story of the villagers ending pure spring water.
注释: ①由旬:印度古代计程单位,是梵文yojana的音译,此词的原初含义是套一次牛所行的路程,只是一个大致的界定而已,约三十里左右。
白话: 从前有个村落,距王城五由旬路程。
村中有好美水。
国王命令村里人日日给他送美水去。
村里人疲苦不堪,全都想移居到别处去,远离这个村落。
这时村长对众人说:「请大家不要离开,我会替你们去跟国王讲,把五由旬的路程改称三由旬,使距离短些,你们往来就不疲苦了。
」村长即去对国王讲了。
国王同意改为三由旬。
众人听了,就很是欢喜。
有人说道:「这依旧是原先的五由旬,一点也没有变。
」村民们虽是听了这话,然而相信国王的言语的缘故,终究不肯搬走。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修行著大乘正法,度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五道,向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涅槃城走去,却产生了厌倦的心情,就想避开这条漫长的路途,祈望顿时凌越出生死的轮回,不想再进一步地修行正法了。
如来法王就用权便的方法,把纯粹一乘的正法分开来说成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具有小乘根性的人听了,很是欢喜,以为容易实行,便继续修行善德,以求渡过生死苦海。
后来又听人说没有三乘,原本就是同一条道路,就是菩萨乘这一乘。
因为信奉佛说法的缘故,终究不肯舍去成见的执著。
像那些村民一样,信奉国王的言语。
这故事比喻∶世人修行正法,以求渡脱生死轮转的苦,但因长期修学,感到劳倦,往往中途要想退心,不欲再求进步了,幸亏如来法有大方便门,把一乘的佛法方便说成三乘,使得小根小智的人们听了,以为很容易修成,就会鼓起勇气来修善进德,以求了脱生死,等到他们证到自己解脱的小乘果位以后,佛再告诉他们,佛法原来只有一乘,所谓『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到了这时,他们因笃信佛语,就能回小向大,信受不疑,安然进修大乘菩萨道了。
源流: 庄子·齐物论 :狙公赋(分配)茅,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列子·黄帝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耳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物之以能鄙相笼,皆犹此也。
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以智笼众狙也。
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
妙法莲华经 卷六譬喻品>:国邑聚落,有大长者,财富无量,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周匝俱时欻(chuā)然火起,焚烧舍宅。
长者诸子,若十 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著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
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陋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著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
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
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
」父虽怜悯,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著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
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
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
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
」 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
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
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
」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
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
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何以故?
如来有无量智慧力 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
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 大正藏 第九册第十二至十三页) 解说: 方便是相对于真实而言的,根本的旨归是真实,而借助于善巧、善权,以便进入到那真实之门去,就是方便了。
从根本上来说,方便其实并不存在,只是随顺事物权且显现而已。
供您思考: 圣法法师在 百喻故事广释 中说: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你们是很乖,很聪明,又听话的好小孩,我很喜欢你们!
’小孩子听到很高兴,就亲近了这位老人,老人即进一步说:‘这里庭院很脏,树叶很多,你们帮忙扫一扫好吗?
’小孩子就很乐意地替他扫得干干净净的,才回家去。
这虽然是骗小孩的一种方便。
可是为什么要骗小孩呢?
各人的存心就不一样了。
有的为了大众利益,有的为自己的自私自利,有的更是存心欺骗另有企图,有的是教人行善的方便等等,这中间就有善恶、忠奸、正邪的分别了。
佛经也有这样的譬喻故事。
从前有一个村落,距国王的皇宫大约有八十里。
这个村落有一口井的泉水,很甘美,国王就命令这一村的村民,每天要供应这泉水到王宫。
最初村民组织了接力的方法,勉强送水。
可是日久村民就觉得路程太远,而厌倦起来,大家都想逃走离开这村,免得天天为国王送水,花去了半天的工作,又得不到工资。
村长得到这消息心里想,若是村民跑了,怎样向国王交代?
于是召开了村民大会,开会的时候说:‘诸位同胞,今天召集各位来这里,就是要讨论如何改善送水的问题,诸位每日送水给国王都很辛苦,路程又遥远。
可是我们也不能没有忠君爱国的心,所以我想只好缩短路程,才是最好的办法。
’村长说了以后,大家鼓掌赞成,会场都一致发出欢呼的声音。
‘诸位,请安静,诸位谁知道我们村庄到皇宫,多少路程?
’‘八十里’‘我恳请国王从八十里改为五十里,好吗?
’‘很好,很好!
’村民非常欢喜,齐声应好。
于是村长请求国王将八十里的路程改为五十里。
’当国王批准缩短路程时,村民都欢喜若狂,今后免走那么远的路程了,虽然有些聪明的人说,路程并没有缩短呀,不是和以前一样吗?
可是村民并不相信聪明人的话。
各位大众,佛法说行菩萨道,须三祇修六度,百劫修相好,一般人听起来佛道那么遥远,就不敢向前精进了。
佛方便开三乘或五乘而说法。
就是说,应众生的根机,说种种法。
可以渐渐进入大乘佛道。
若是上根利智的人即说一乘佛法——顿悟成佛或即身成佛的佛法。
众生大多贪眼前的幸福,而忘了永远的将来。
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即如对牛弹琴,启发不出他的菩提心。
必须说,拜佛念佛如何的灵验和感应才肯学佛。
尤其是科技发达的今天!
人人贪享受,若说佛法需如何如何地苦修,才能成就佛道,他们都会退避三舍。
现在又逢末法时代,外道说法如牛毛,‘一点即得道’成了一般人的向往,也有千千万万的人去点道,你说,你对呢?
他们对?
’——说法要方便,用现代的名词来解说佛法,或用科学证明佛法,或用巧妙的言词说明佛法。
是说明技巧。
若是用欺骗方法说佛法,佛法变成了邪法。
说法可不是好玩的东西,引人入正道,或入邪道的关键就是在这里。
【百喻经之三四: 送美水喻查看网站:[db:时间]】
- 上一篇: 意大利童话 King Crin 克林王
- 下一篇: 安徒生童话:The Tinder—Box 打火匣
相关阅读
目录列表
资讯列表
英语资讯
共0条评论
网友评论温馨提示: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请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