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热点
- 荷兰莱顿大学
-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
- 巴西圣保罗大学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Brazil
- 台湾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in Taiwan
- 科技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 上海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 泗水大学(Ubaya)
- 印尼大学 universitas indonesia
- 越南某大学 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
- 菲律宾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专家解读:社会互动观点下的大学宿舍人际关系
发布时间:2022-04-08
来源:大学网站
由于适应导致的问题中,人际关系问题对新生来说更为普遍,特别是寝室人际关系。
下面是大学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互动观点下的大学宿舍人际关系,希望大家喜欢。
如果说家庭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细胞,那么将“社会”这一概念运用到高等教育院校当中,每一所大学就自然成为了一个社会,而组成这一特殊社会的基本单位或许便是宿舍。
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尽管每位学生在学校中有着基本完全的自由与自主性,但是相比较于中学时代,大学班级、年级观念趋于淡漠;而相对于社会,学生享有的自主性其实与社会中的个体情况较为类似,但是唯一缺乏的便是“家庭”这样一个能够交流情感的初级群体,与完善社会化的场所。
而笔者认为宿舍恰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完成这一功能。
本文就此一前提展开,首先论述这一论断的依据,其次便通过对于社会互动概念的梳理进而描述宿舍中人际关系的情形,并在最后针对改善宿舍人际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宿舍人际关系为什么重要有相关研究表明,寝室是大学生逗留时间最长的场所。
大学生一天24小时,呆在寝室的时间除睡眠外还长达5.8小时,他们在寝室吃饭、看书、上网、聊天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来看,对大学生来说,社会是影响其成长的宏观环境,学校是中观环境,而主要的微观环境就是类似于家庭的学校里的寝室。
而在寝室中,人际关系成为了重要的因素。
因为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整体群体而言,人际关系一直是除学习外的一个重要困扰。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容乐观,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38.51%,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15.06%。
而对于宿舍来说,由于人数较多,相互之间接触密切,产生摩擦的几率也就更大。
另一方面,目前高校本科生之间课外交流方式主要有社团活动(由于兴趣爱好而加入的学生活动团体)、团体组织(学生会、团委等能够对以后发展有作用的“官方”组织)还有就是学术活动(本校及外校名师讲座、课程中小组作业等)三种。
而我们详加辨析就会发现,作为本科生,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这些活动尽管能够有很好的交流机会,但是面对基本上是陌生的群体,个人是否能将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是值得怀疑的。
也就是说,个人在这些活动中很可能是相当于在“前台”表演而非真实自我的流露。
况且,这三种活动中,学术活动当中的交流基本上停留于“一面之缘”,最多是双方互相留下可能不会用到的QQ号码或者是手机号;团体活动中,为了自身利益,很多活动与言语需要精心考虑;而在社团中,由于时间、空间因素,成员之间很难有完整而良好的交流,即便是有良好的互动也是产生于对于某一方面的共同兴趣之上。
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本科生对于人际交流的需求很难在看似形式众多的校园活动中,得到彻底的满足。
而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作为组织学生的班级、年级、院系等概念由于现行引进的“学分”制度、“自由选课”制度逐步走向了瓦解。
平常专业课是大班授课,通选类则是任意院系、任意年级的“混搭”——这也造成了个体孤独感的加剧。
而这种孤独感的增强使得宿舍,这一大学生每天居住时间最久的地理空间,在人际方面显示出尤为重要的地位。
但是更令我们遗憾的是寝室中人际关系现状并不容乐观。
就算不考虑在同一狭小地理空间中,个人家庭背景、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不同的众多学生同处所带来的几乎是必然的冲突。
就单说由于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使得同一宿舍中的成员大多时间都消磨在了电脑桌前,宿舍中经常闪烁的早已不再是智慧的火花,更多的则是冰冷的LED荧光屏。
而这种相互的“封闭”,使得本已压抑的交流需求受到更强烈压抑;同时也因为沟通较少,相互之间一旦出现摩擦或矛盾,双方很难用理性有效地方式加以解决——人际关系在宿舍慢慢走进一种僵化的状态。
或许读者会反驳这一观点,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调查数据都显示出了其实在寝室中,绝大多数的人际关系都是和谐而融洽的。
然而在《大学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以北京大学生为例》一文的数据显示,尽管有70.5%的人回答经常和室友进行交谈,只有3.0%的人很少与室友进行交谈。
但是在整体199人的有效回答中,问及是否愿意留在寝室时,却有90人表示不愿意留在寝室,而选择更愿意呆在寝室的原因,很多同学是因为没有别的更好的去处,只好呆在寝室里,这个比例高达31.4%。
这样看来,这种僵化的状态,并非是指人际交往的紧张,而是指一种为了“融洽”相处,而进行了有意的相互“冷漠”处理。
于是在这里笔者要提出两个疑问。
第一,“和谐融洽”用来形容人际关系是否合适?因为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是需要犹如初级群体一样,有着亲密的而充分的交流——或许这种交流中会有不少言语、观点交锋。
而和谐融洽似乎仅仅停留在了表面上的没有争执或者是“技术性的无礼”。
是否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冷对抗?。
第二,“和谐融洽”现象的出现是否与我们现行大学本科生教育制度有着一定关系?为了看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将从社会互动观点出发,进而以笔者本人宿舍出发“解剖麻雀”,探讨这两个问题的真实答案——和谐融洽的真相是什么。
二、社会互动及相关理论马克思从整体论概括指出:“社会(不管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我们将社会这一概念再度限缩应用到宿舍中,观察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分析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而社会互动就是指“我们对于周围人作出的行动予以反应的过程”——人际关系其实就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
1、社会互动的特征:社会互动以社会行动为载体。
所谓社会行动,是指“有目的的,指向他人的,并以他人符合自己预想的反应为目的的行为”。
因此对于社会互动而言具有能动性的处于主被动交互关系中的个人是互动的核心。
而且社会互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划分,可以有“竞争、合作、冲突”三大主要方面;从方式上看,又会有“直接互动”与“间接互动”,也就是面对面互动(facetoface)和通过一定媒介的交流的不同。
同时,社会互动的展开也是需要一定特殊条件的。
文化背景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这是因为按照常人方法学的观点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的是一定的符号,这种符号只有通过文化才可以被赋予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含义。
因而互动中的双方如果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则会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反之,则会带来摩擦、误解,甚至是激烈的冲突对抗。
而且广而言之,互动的条件还可以有一定的“潜规则”。
这些规则可能是习俗、习惯或者是在某一情境下大家约定俗称的行为方式,违背这些规则便会导致互动的断裂。
2、社会互动相关理论的延伸:在以上社会互动这一整体范式下,还可以有很多小的切入视角供我们参考,在这里我选取了戈夫曼的“拟剧论”以及米切尔杜纳萨尔与哈维马拉奇的“技术性无礼”。
拟剧论是指个人会进行主动的“印象管理”,即人们有意识地通过注意自己在互动中的表现,使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自我内心期望达成一致。
戈夫曼区分了“前台”和“后台”这一对概念,并认为“前台”呈现着经过个体有效管理的形象,是符合社会公认标准与规范的。
而“后台”则更多的是个体自我的流露,基本上是真实自我的形象。
同时戈夫曼也认为“前台”和“后台”总是相对存在的,是随时空流转的。
“技术性无礼”与“礼貌性忽略”其实都源自于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这一领域的研究。
米切尔与哈维在常人方法学注重对于人与人交谈、行动之中“言外之意”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了在人与人互动中,交谈中一方说话的语音语调、表情、应答的时间等等细微之处,对于互动维持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他们指出这种经过个体处理过的“无礼行为”——诸如冷淡的语调、莫不关心的态度,比谩骂给人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礼貌性忽略”则是一种大众都无意识中遵循的“潜规则”。
它是指在公众场合中遇到陌生人后进行的“无焦点互动”,即注意到了对方的存在,但是并不会过于集中注意对方的一言一行。
以上便是社会互动中较为重要的几个分析范式。
通过对这一理论的梳理,下面将会进入到具体的事实中去,细致分析宿舍中人际关系的特点与问题。
三、社会互动中的宿舍人际关系(一)大学本科生普遍重视宿舍人际关系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宿舍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大学生自身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大学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以北京大学生为例》一文中相关数据表明,总共199人回答该问题的情况下,共有114人认为寝室人际关系对个人生活有较大影响,占总有效回答人数的57%。
可以认为多数大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视度都很高。
其中选择影响度为8的人数是最多的为55人,占总数199的27.5%。
那么我们将这一现象纳入社会互动观点下分析,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就可以清楚了解到,大学生之间的这种交流其实是一种交换的过程。
在交往中,双方希望获得自身期许的报酬,当然,这种报酬可能更多的体现于精神层面,诸如尊重、认可和赞同等。
本科生大多处于18~23岁,正是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远离家庭集体住宿,宿舍这个小集体就成了学生们的家,当学习遇到困难时提供信心和力量,当情绪低落时提供倾诉和减压。
可以说,一个和睦的宿舍就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重要。
那么这种需求在大学生宿舍当中是否得到真正的满足了呢?下面将以笔者自身宿舍的一天为例,通过描述典型一天的互动内容,根据社会学理论得出相应的答案。
(二)大学生宿舍中人际关系应对——以我的一天为例先简单介绍一下宿舍组成情况。
2010级新生是四人组成宿舍,且每个宿舍必须有一位北京当地同学。
我们宿舍其余三人中,我来自内蒙古,属于汉族;还有两位一位来自江西,一位来自山东。
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北京同学出身于军人家庭。
山东同学是平时所说的“官二代”,当然这并不是在贬义上使用的。
江西同学为农村的农民家庭,我则是教师家庭。
平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在交往上有任何不便,因而在我这一节的讨论中也将忽略家庭背景这一问题,不过在本文最后部分将给出一定的解释。
每一天其实寝室中发生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那么我将以一些最能够代表人际关系交往的典型事例的介绍,为大家呈现一下宿舍中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可能并不会在同一天的某一时刻全部发生,只是在这一情境下发生情况的人为综合。
不过由于这些都是每天不定期在发生着,因而并不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这一小案例的信度和效度。
在这里我将选取以下几个场景,向大家展现我们宿舍的情况。
中午12点半。
此时一般是我先回到寝室,打开电脑或者是上网,或者是查看课件。
12点40左右,其余室友陆续回来。
这时候室友一般会首先礼貌性的打招呼:“回来了?”“哦”“吃饭这么快?”“速战速决”“睡觉困死了”之后室友睡觉,我则继续手头的事情。
这就是我与其余室友在午间的所有对话内容。
而一些时候,我由于社团活动回去晚了,来自山东和北京的室友正在午休,江西室友一般会在电脑前看NBA明星赛。
我开门后,会向他招一下手,他会循声看我一眼,然后我们各自忙于各自的事情。
第二个场景就是晚上9点钟.此时又是下课回宿舍的时间。
我一般会在教室自习一段时间,山东室友也是如此,而北京室友由于想要转专业,每个晚上不回宿舍在校外找通宵的地方自习,直到早上5点多才回宿舍稍微睡一会。
所以晚上只有江西室友自己在。
我回来会稍微早一些,开门后,我会说:“就一个人呆着?”“哦”“都没回来”“嗯”这样基本上到熄灯上床睡觉,我们的话语也就结束了。
第三个场景就是熄灯之后。
山东同学由于团委活动繁忙,很多时候晚上12点左右才能回寝。
而在熄灯之后,又有室友没有回来的时候,话语反而多了起来。
“最近你没有想xx?”(xx是江西室友“喜欢”的一个同学,他跟我们提起过,有时候没有话题时用这个跟他打趣。
)“她不摆我。
”“告诉我,叫啥名字,我帮你写封信。
”“她qq怎么老是不在线呢?”“你喜欢她什么啊,漂亮?”“没有啦,我也说不清楚,就是,喜欢”过不久,山东室友回寝,如果工作顺利的话,他也会加入我们的话题当中。
如果他心情不是很好,或者是聚餐时候喝了酒回来,会把书包重重放在床上,我俩也就赶紧“闭嘴”,会周公去了。
(三)宿舍中人际关系的互动视角从以上三分场景,我们可以看到,宿舍四个人的互动之中其实存在诸多问题。
我会将这个问题放到本文最后一部分宿舍人际关系隐忧中说明。
现在进行讨论的是互动视角下宿舍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将上述场景用理论加以分析的同时,我也会相应补充一些生活中的附加细节。
首先是从相互之间礼貌性的招呼开始。
一般情况都是有一位或几位同学已在宿舍中,其余同学回来,此时我们会礼貌性的打一下招呼。
但是基本上将近一年来,我们的“招呼模式”都如上所述,没有变化过。
既没有更加礼貌,也没有因为彼此更熟悉而简化。
而且应答者的回答多半是“哦”或者“啊哦”这类语气词。
有些时候或许仅仅是点下头,或者是抬头看一眼。
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能更倾向于“礼貌性忽略”。
因为我们可以在上述场景中发现,已在宿舍中的这名同学基本上正在处理手头上的事情,无论是娱乐还是学习。
因而他的回答更倾向于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态度来应付提问,而不愿意继续深入交谈。
这种原因可以归结为相互之间的熟识“认可度”不高。
因为我们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在家中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交流一般不会是这样的,交流的双方会交替的发问与作答,除非真的是忙于非常重要的事务。
而这也并不意味着室友间的冷漠,这种简单的应答其实是在内心对于双方熟识度认可不高的情形下为对方考量的结果。
因为应答者内心会这样思考:对方存在,并且提出了“问题”,那么则应当明了的告知“答案”。
但是我与其并不是那么亲密无间,人家的事情我也不好多问。
基于这样的考量,应答者一般会运用“礼貌性忽略”的策略,既表示对于提问者的注意,又表达自己“不会特别关注对方事务而使对方紧张”的心态。
于是就有了上述的对话场景。
同样可以举出的例子就是“文明性惊呼”。
在宿舍中有时候会失手将物品掉到地上,或者是由于风大将门很大声音关上,这些声响会搅扰到室友。
一般此时“肇事者”都会非常惊觉的喊出声来。
在我和女生谈起这个事情时,很多女同学也发现到女生宿舍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这种惊呼,其实是表示当事人自己是无意如此的,同时也委婉的暗含了对于给大家造成打搅的歉意。
当然不可否认,以上两种方式其实都是人之常情,而且通过技术性分析,我们会发现当事人其实这么做——无论是“礼貌性忽略”还是“文明性惊呼”,都是为对方在考量。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作为宿舍,他是相当于家庭作用而言的。
本应当是一个初级群体冒模式的空间内,却发生了在陌生人交往中会有的场景,这本身就说明了一种无奈与“僵化状态”。
而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可能又与大学本科生注重宿舍人际关系有一定联系——有时候人际交往就是如此微妙,越多的注意反而带来越是抽丝剥茧般的繁琐。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在宿舍交往中,电脑网络的存在成为一个重要的陪衬背景。
中午我或者室友总会至少有一人使用电脑。
晚上更是如此,一个宿舍有时候熄灯后也不会睡觉,大多数人还靠着笔记本电池的电量,在荧屏前“奋斗”。
而这种现象无疑成为对现实交往的重要威胁。
有时候我向室友打招呼,他们并不理我,起初我很生气,后来才发现为了使用电脑不打搅他人,就不得不使用配套的隔音很好的耳机。
这种耳机不同于手机耳机,戴上后声音不会外泄打扰他人的同时,也使自己隔绝于整个宿舍环境。
尽管当一个人从外面回到宿舍,看到的是三个背对着自己的人各自看着各自的电脑,呼唤他们却没有人理,不过这种自我主动的隔绝并不必然会带来人际交流的减少,因为从电脑的主要用途上可以看出这一点。
使用电脑的主要用途在学习上其实并不是很多的,尤其在晚上。
一般女生会看美剧、韩剧,男生会看NBA或者是打“三国杀”、“DOTA”这类游戏。
这一方面会增进交流,因为联网游戏、共同的电视剧提供了交流素材。
但更麻烦的是这种人际关系的互动仅仅局限于了兴趣偏好,有着共同兴趣的室友当然可以谈得来,但是无此兴趣的便会成为“孤立的第三人”。
从互动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互动以社会行动为载体。
而社会行动就是以他人符合自己预想的反应为目的的行为。
也就是说互动可以有多人参加,但是一次互动,只要是有着明确表达意义的必定是要发生在两方之间。
而这两方会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进行交互性的语言、行动等。
这种基于网络和电脑的交流恰恰强化了这种文化背景在互动中的作用。
比如,大家都用人人网聊天,你却用skype或者是百度滔滔;大家都在玩三国杀而你认为这不过浪费时间,你只想找一个人谈一谈今天老师讲的“宪法司法化”的问题而你要是选择加入他们,你会感到很难受别扭;但如果你坚持着自己,那你就只有孤立——或许大家会觉得你很“学术”,但言谈中你会发现其实“学术”这个词有时候充满了调侃意味。
电脑和网络,本身应该是能够打破互动地理空间与时间限制的交流方式,现在在学生宿舍反而成为了造成“孤立第三人”的有力武器。
这也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科技到底会不会让人更加疏远?最后,我们再次审视以上三个场景。
第三场景的“夜谈”与白天和夜晚下课后的两个场景中的谈话内容有了明显的不同。
更加私人化也更加随意,并且不乏风趣、调侃和戏谑的感觉。
文学中我们会读到诸如“夜幕降临,人人摘下白天那伪装的面具”这样的句子。
但是这种情况可能在实际生活中的确存在。
戈夫曼的拟剧论指出了前台和后台的区别,想要揭示互动中的你我并非所有时间地点都是在流露真实的自我。
但是在学校宿舍中,尽管相互熟识,室友之间也很难面对面有着轻松却很私人的交流。
但是在熄灯之后,作为临睡前的一些言语,由于情景的作用则会更为深入和随意。
平时一些对于“自我形象”的关注可能并不会十分强烈,因而也更愿意吐露心声。
而且多半情况是晚上说出的话语也存在着半开玩笑的意味,对方并不会当真。
因此,即便主动“坦白”的一方是真实的自我流露,这个熄了灯的“后台”也是十分合格的。
以上,便是我对于宿舍中人际关系交往的一个简单扫描。
在扫描中我侧重于运用互动的理论解释行为的原因。
而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加你个吧视角转移到对于宿舍中人际关系问题大的反思上来,以期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宿舍建设意见。
以上就是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专家解读:社会互动观点下的大学宿舍人际关系”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专家解读:社会互动观点下的大学宿舍人际关系查看网站:专家解读:社会互动观点下的大学宿舍人际关系】
- 上一篇: 我的大学宿舍生活感悟
- 下一篇: 大学宿舍生活的感受
相关阅读
目录列表
资讯列表
大学选择
随机选择
校园资讯
- 热点
- 网站
- 新收
共0条评论
网友评论温馨提示: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请文明发言!